北京大学微处理器及系统芯片开放实验室 |
基本信息 |
服务提供机构名称 |
北京大学微处理器及系统芯片开放实验室 |
验收年月 |
|
批准文号 |
|
所属领域 |
|
依托单位名称 |
|
共建单位名称 |
|
办公电话 |
|
负责人 |
|
联系人 |
程旭 |
通讯地址 |
|
邮编 |
|
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 |
科研队伍:实验室正式职工总人数2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工5人;在读研究生人数101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35人,硕士65人。骨干专家:程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暨微处理器及系统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北京北大众志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北京市半导体协会副会长、中国通信学会集成电路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主要从事高性能微处理器设计、系统芯片、嵌入式系统、指令级并行、优化编译、软硬件协同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佟冬,多年以来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微处理器设计、SoC设计方法学、集成电路设计、高性能存储系统结构等领域。
|
内设研究机构情况 |
科研成果总数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8项。项目名称分别为:面向网络计算机的众志-863CPU芯片及系统、面向网络计算机的众志-863CPU芯片及系统(滚动)、SOC设计平台技术和SOC关键技术、多项目圆片技术、Gx2CPU核心技术转移及开发、系统芯片的设计方法及其EDA关键技术的研究、编译优化基础设施及面向众志系列32位微处理器的优化编译器的研究与开发、面向北大众志-863CPU的系统软件及其配套环境的设计开发、基于北大众志CPU和Linux操作系统的低成本先进计算机系统。实验室申请专利总数23项,已获批专利总数5项。获批五项专利分别为:DMA控制器、具有层次总线结构的系统芯片及数据传输方法、北大众志MUSEPET基于回收机制的系统评测软件、北大众志MUSELoli板级调试载听工具软件、北大众志UFBWin本地窗口控件系统V1.0、北大众志UniZero本地配置管理系统V2.0,其中第一项为发明专利,后四项为软件著作权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
人才队伍情况 |
固定人员总数 |
|
其中研究人员数 |
|
领军人才 |
|
实验条件 |
实验室用房总面积(㎡) |
|
仪器设备台套 |
|
30万元以上设备数 |
|
可向社会提供特色服务 |
北京微处理器及系统芯片开放实验室在自主微处理器和系统软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系统性研究和开发工作。实验室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套支持微处理器正向设计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环境及16位微处理器原型,使得北京大学成为“中国芯”重要发源地之一;制订了北大众志UniCore16、UniCore32等多套自主指令系统标准;开发成功200MHz、300MHz和600MHz等系列北大众志微处理器及配套系统软件和关键应用软件;面向网络计算机应用、手持信息终端、信息安全、网络通信等市场开发了北大众志系列系统芯片及整机系统。北大众志-863CPU系统芯片和北大众志网络计算机是我国“十五”期间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之一。实验室主任程旭教授系国务院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家“863计划”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专项总体组专家,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编制专家组集成电路分技术领域专家工作组副组长。
|
服务提供机构名称 | 北京大学 |
联系方式 | 负责人 | | 邮箱 | |
地址 | |